说到配电箱,第一个蹦进很多人脑海的词是“跳闸”。事实上,跳闸与发烧一样,都是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与防范机制。当电流过大,威胁到整条电路安全的时候,配电箱就会自动跳闸,防止出现短路甚至起火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小时候,老家的配电箱防止跳闸的方式是用一截熔点较低的保险丝代替一段电路,一旦电流达到比较危险的数值就直接熔断了。现在则一般都是用可复用的断路器,免去了频繁更换保险丝的麻烦。而在配电箱中,每个开关对应了一条独立的电回路,通常跳闸只会断掉其中一条回路,在确认安全后将开关复位即
可。
将整个配电箱复位的安全操作顺序为:先将各个分开关关闭,最后将总开关关闭,然后检查最先跳闸的开关代表的电回路上有没有功率特别大的电器处于开启状态,如有则关闭电器。重启时,先将总开关开启然后逐步开启各分开关。
电路设计好,方便少不了
尽管断路器可以有效防止电路短路,但归根结底防止每条电回路上的电器总功率不要太大才更安全,这就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配电箱了,
配电箱的每一个开关对应一条电回路,而家用电回路通常使用4平米(指电线横截面积为4平方毫米)或6平米的铜线,它们可承载电流分别为35A与48A,这也意味着这条回路上的电器使用的电流总数不能超过35A48A.
看到这里,有的业主要问了,电器一般都标注的是功率,不怎么标注使用电流啊。分享一个简单的公式电流(l)=功率(P)/电压(U)。由于我国采用额定电压220V,那么想知道一台电器的电流(单位:A),将它的功率(单位:W)除以220就可以了。例如,一台两匹的空调(一匹约等于735.5W)的使用电流=2x735.5/220=6.7A。
知道了每台电器使用的电流量,就要注意安排每条电回路上的电器总量,通常电器使用电流的总量要小于电回路能够承载的电流量以防止跳闸。例如空调、电烤箱、电热水器这些功率大、短路已发生危险的电器最好专门给配一个电回路。而为了方便,也可以给冰箱专门配一个电回路,这样过年返乡或者出游的时候就可以单留电冰箱一条电回路不关就可以了。